1935年10月5日,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一縱隊長征途經西吉縣單家集,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隨一縱隊行動,當晚宿營于此,毛澤東就住在當地貧苦農民張春德家里。
那一年,張春德的兒子張恒星只有6歲。他回憶,當時幾位首長參觀了附近的清真寺,晚上,有一位大個子首長一直在寺里的北廂房和馬老阿訇拉閑(當地人把“說話”稱“拉閑”)。解放后,村民們才知道,當年住在張春德家的那位首長就是毛主席。
從此,“單家集夜話”的美談就流傳開來,傳揚四方。歲月變遷中,單家集的農家小院作為毛主席夜宿舊址被很好地保留下來。
在單家集接待員王彪的講述中,那段紅色歲月又一次鮮活立體地呈現在眼前。如今,這個村子大力發展牛羊販運和屠宰加工產業,牛羊肉產品已遠銷全國十多個省份,草畜產業、特色冷涼蔬菜、“三粉”加工和商貿物流等產業也發展得如火如荼,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脫貧致富路。
“這件紅色文物看似普通,卻有著極不普通的來歷!”在將臺堡三軍會師紀念館,陳列著一個高15厘米、橢圓形、黃花梨材質的小木罐,講解員張睿深情講述著。
1936年的10月22日,中國工農紅軍一、二、四方面軍在將臺堡會師,標志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。
此前一個月,紅一軍團一師的部分紅軍先后到達將臺堡,三軍團衛生隊在老鄉張迎福家的糧場上搭建了簡易茅草房,少數紅軍住在張迎福家里。
住在農戶家里,紅軍戰士每天幫忙清掃院子、挑水、干農活,為農戶治病。當時,村里的老人張德元哮喘嚴重,紅軍醫生診治后,將隨身帶的木罐蜂蜜送給老人飲水喝,治療了老人的哮喘病。張德元把木罐當寶貝一樣珍藏,去世前傳給兒子張志成,之后,張志成又傳給劉貞保存。
1994年5月,當地征集紅色革命文物時,劉貞將一直保存的小木罐捐獻給當地博物館。
小小蜂蜜罐,軍民魚水情。三軍會師后,部隊集合于將臺堡東側的空地上,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聯歡會,很多紅軍戰士相擁而泣,載歌載舞。
這次會師,紅軍在當地住宿農戶家留下了扁擔、馬鞍、軍號等值得永久紀念的物品,留下了“紅軍粉”、小木罐等口口相傳的軍民魚水情故事,也留下了各族兒女親如一家、團結協作的奮斗精神。
2016年7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,向全黨、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“緬懷先烈、不忘初心、走好新的長征路”的偉大號召。
鏗鏘話語,言猶在耳。在寧夏這片紅色的土地上,長征精神綿延傳承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,全區各族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,守望相助、親如一家,共同團結奮斗、共同繁榮發展,一代又一代人發憤圖強、奮發有為,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,共同繪就民族團結、共享發展的歷史新畫卷。(記者 馬 越 高 菲 陳 郁)